电话:086-252420588
传真:0874-18259520
邮箱:admin@uberhf.com
地址:福建省宁德市船山区升依大楼459号
微纳机器人是机器人领域的前沿方向,在无创手术、药物输送、微纳生产等方面具备普遍的应用于前景,更有了全球众多科学家的研究兴趣。尽管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微纳机器人早已获得了相当大的变革,但是不受机器人本体尺寸、材料性能等因素的影响,微纳机器人的能源供给、驱动掌控、作业灵活性等问题仍然是当前面对的关键挑战。针对上述问题,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微纳米课题组明确提出了一种利用生物细菌作为机器人本体,通过群体掌控已完成微纳作业任务的新技术。 国际学术杂志softmatter封面刊登了该研究的示意图:利用具备趋光性的可游动藻类细胞作为运动高效率的单体微型机器人,基于布朗运动理论对群体机器人运动产生的集群效应作用力展开理论分析和建模,通过光路的设计和光斑诱导,构建群体机器人的掌控,进而已完成对微小物体的精确捕捉、定向移动和定点获释。
由于生物细菌不具备从溶液中必要高效率将化学能切换为机械能的特点,因此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了微小机器人的能源供给问题。同时,由于操纵是依赖微型机器人群体产生的类布朗运动构建,因此该操纵方法减少了对被操作者物体材料和形状的拒绝,提高了操作者的适用性、灵活性和效率。
此次softmatter以封面论文的形式公开发表沈阳自动化所微纳米课题组在微纳机器人领域获得的近期成果,是时隔actaphysico-chimicasinica,appliedphysicsletters,ieeenanotechnologymagazine等封面论文之后,课题组科研成果再度取得国际权威期刊封面刊登,指出沈阳自动化所在微纳机器人领域大大获得新的变革,创新能力和国内外影响力急剧提高。 微纳米课题组专心于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与机电系统的融合,希望利用新的物理和生物原理,构建机器人感官、驱动和掌控性能的提高。环绕上述思想,本年度先后在scientificreports,bioinspirationbiomimetics,nanotechnology,ieeetransonbiomedicalengineering,biomedicalmicrodevices等国际期刊公开发表系列论文,研究布局逐步系统化、体系化,为未来获得更佳的成果奠下了基础。
该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科院的大力支持。
本文来源:米乐m6-www.uberhf.com
电话:086-252420588
传真:0874-18259520
邮箱:admin@uberhf.com
地址:福建省宁德市船山区升依大楼459号